“当我亲手触摸那些破损的文物,努力让它们恢复原貌时,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。”“我要把红岩精神记在心里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用实际行动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近日,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创新推出以“智慧文保·创新传播”为主题的沉浸式研学之旅,让学生化身文物研究员,在研学老师的带领下,触摸历史脉搏,感悟文物魅力,解码修复秘密,传承红岩精神,参加的同学们如此说道。
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,也是岁月的记录者。研学活动中,学生们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展厅,按照宝藏研学手册上的线索,解码国家一级文物《棉花街壁报》,并通过图片、游戏等形式,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,以及重庆大轰炸的历史。
此外,学生们还带着好奇与敬畏,通过视频教学,学习到什么是文物,文物的分类有哪些,以及纸质文物、纺织文物和文物遗址的保护修复流程,感受到科技数字化手段为文物保护带来的强大助力。在此过程中,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文物的重要性,使文物保护意识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。
在沉浸式纸质文物修复体验活动中,学生们更亲手触摸历史,感受纸质文物修复的精细与复杂,不仅体会到了修复文物所需的耐心和细致,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。
参加完本次研学活动,重庆市雨花小学六年级三班孙艺感慨地说:“当我亲手触摸那些破损的文物,努力让它们恢复原貌时,我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。那一刻,我明白了文物保护不仅仅是修复,更是一种责任。”
重庆市树人小学2024级4班学生赵隽洁表示:“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,我要把红岩精神记在心里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用实际行动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,做一个有理想、有担当的人。”
“浇花浇根,育人育魂。红岩博物馆开展的本次研学活动,内容丰富,创意新颖,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历史,给予了他们向上奋发的动力。”沙坪坝小学老师何源表示。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特色研学活动,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,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(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)将于5月18日至6月14日举办2025年“国际博物馆日”暨“文化遗产宣传月”系列主题活动,充分发挥博物馆的阵地作用,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,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。
具体活动包括,在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举行“反人类暴行——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”。展览以图片形式展出,包括历史图片、文物照片、图表和档案,共300余张,客观、真实地展示七三一部队的反人类罪行,全面揭示其战时犯罪、战争责任和战后贻害,彻底揭露日本细菌战部队反人类、反文明和反伦理的本质。
在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举行“红岩时空解码局”公益研学活动。活动将通过三大环节构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桥梁。其中,在动画《小萝卜头》环节,将首次全景展现“小萝卜头”宋振中在狱中的英勇事迹;在沉浸式VR红色密室环节,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,营造身临其境的革命氛围;在数字互动解码游戏环节,将利用虚拟数字技术,以解谜闯关的形式进行互动,解锁红色密码。
此外,红岩革命纪念馆、歌乐山革命纪念馆、曾家岩50号周公馆、桂园、渣滓洞看守所旧址、白公馆看守所旧址等,还将举行专家讲红岩、少年说红岩、文物述红岩、互动讲解及诗诵等活动,让更多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与价值。
首席记者 韩毅
编辑:陈燕